公正 严谨 真实 客观
学校创始人杨森老先生(1897-1961)
一、历史背景:
根据《郯城县志》记载,立朝基督教堂于1933年(民国22年),由杨森等信徒献地、献工、献料所建,有草房三间。1986年这三间基督教堂由立朝村划地,拆迁到山南头村西新建成五间礼拜堂。关于祖父杨森所建三间基督教堂的情况,在我小的时候经常听家族父辈们讲,民国年间祖父患有眼疾,骑毛驴到褚墩找传播基督福音的人治病。祖父眼疾治好后,就在褚墩受洗成了一名基督教徒。
2001年版《郯城县志》关于杨森的记载
后来,随着基督教徒的不断增多,1933年祖父就把家前一大片土地当中的一块奉献出来,用于建设基督教堂,建房出资、用料大多都是祖父所献。1955年期间国家号召大办农村合作社,当时祖父是我们村南园上杨圩子搞生产劳动的带头人,为了办社建房就把家前、三间基督教堂后的土地献出来挖土,才建起了一溜办社房屋——这就是后来我们生产队的食堂。三间基督教堂和生产队的食堂,为此后办学广招学生,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1956年立朝村大队书记刘善祥和祖父杨森商定,利用村南高台子大汪边上的尼姑庙办所民校,由祖父任校长,请老师,配制桌凳,负责筹备办学事项。
学校创建人杨森的郯城县第三届人大代表证
二、办学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建校事项基本就绪,1957年初,祖父到南堰村请来了第一任老师李介真,在当时正值全县开始倡导办红专学校,所以在建校时学校就命名为“红专学校”,意思是教育出的学生要有一颗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红心,同时又能学会专业技术。当年招生37人(大约)。这些来自沂河两岸的学生多了,准备的桌凳不够用的,学校就要求属于立朝本村的学生,桌凳从自家中带来。同时,师资不够用的,祖父又先后请来了江苏涟水的朱红梅老师、马头的王振英老师,丁沟的刘明志老师。
当时的教学情况是初中二年,半工半读, 半读教学课程有:语文、数学(代数、几何)、历史、地理、国语、常识等。为了学生上好半工课,祖父找刘善祥书记商定,把村南两个大坟子东的大片关地划给了学校让学生来种。这样不但解决了教学的半工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吃饭问题,因为学生的就餐被祖父招揽到了杨圩子生产队的食堂里,每天就餐时学生们就和生产队的社员一起吃饭,学生种的地瓜收获了也自然送给了杨圩子的食堂。在生产队里农活多的时候,学生们也经常给生产队干活。
学生们所种的关地就在杨圩子的前面,离杨圩子的食堂距离也是最近的。吃的问题解决了,对沂河西岸、北岸和其他家远的学生住宿问题也做好了安排,这就是把杨圩子的食堂连着的房屋,空出两间来给学生住,把住不下的学生再分到立朝村的办公处(大队部)的南屋里住。
三、学有所成:
1958年随着国家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各行各业急需有文化的人才,立朝村“红专学校”第一届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被郯城县红旗机械厂预定招工。这就是到毕业时连同班主任王振英一起,全班全部到郯城县红旗机械厂参加工作,之后经常被他们谈起的 “连窝端”的美谈。后来这批学生大多都成了企事业单位的重要领导和技术骨干。
立朝红专学校第一届学生合影
四、再育新苗:
1959年在办学成功的基础上学校再招新生,由于所招的学生比第一届更多,尼姑庙里的教室不够用了,祖父就把他所管理的三间基督教堂腾出来作为教室。由于一时准备不出更多的桌凳,学生们就坐在基督教徒们听道时所坐的长长的矮凳上听课,在做作业时学生们手腿并用,用膝盖当成课桌放上本子写字。到基督教堂这个班的第一任班主任是新来的李凤祥老师,他在当时是仅比学生大三四岁的最年轻的老师。学生的吃住学习情况也和上届一样,半工半读参加劳动,帮生产队干活,到集体食堂里和社员们一起就餐,整天吃的大多都是煮熟的地瓜。
1960年学校又招了两个班的新生,一个班留在立朝学校,一个班分到大埠分校,因为大埠岭上也有学校的土地,学生们就在哪里边上课、边劳动。这一年由于社会发展急需有文化的人才,学校被上级调走了1959届的三批学生,第一批被县养蜂场调走了四人,第二批被县水利局调走了十五人,第三批有四人被调去当了生产队的会计。在当时学生多了教师缺,学校就抽调两名学生到大埠分校临时代课。
为了搞好科学种田,把在大埠岭上的土地和在立朝的这片关地种得更好,学校组织学生成立了“农田实验小组”,每天除了上半天课,剩下的时间几乎全在地里管理蔬菜、禾苗。这时候“红专学校”更名为“农学院”,学校同时号召学生要勤工俭学、自力更生,大力搞好科学种田。师生们培育出的萝卜、白菜杂交新品种和获得丰收的生姜,向社会进行了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在收获白菜、生姜、地瓜等农作物时,公社也进行过统一按排,按平价卖给公社的教师。就这样立朝“农学院”通过学生的各种劳动创取了收入,满足了教师工资、学生书籍以及学杂费的三项自给开支。学校实现三项自给的成果,受到了上级的关注,山东省教育厅派专人来学校了解情况,进行调研,抽查学生作业。在知道了学生半工半读,作业和考试成绩还这么优秀,就对学校老师大加称赞,还要求学校写出报告,他们好带回去在全省作经验推广。《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均报道过他们的办学经验。后来公社领导指示取消了大埠分校,学生们又都集中到了立朝学校。
五、山北联中:
由于社会广泛需要人才,学生越来越多,在立朝“农学院”收不了更多学生的情况下,祖父便统筹资金把在山北头村山坡下已经下马的县属石灰厂的27间房屋买下来(最东头的3间是山北头村大队的办公室),立朝“农学院”全部迁往山北,学校更名为“庙山农业中学”。后来随着公社将学校接收,把民办学校变为公办学校,同时对学校不断进行改造,到1977年我们来上高中的时候,学校名为“山北联中”、还有一个名字叫“山北五七学校”。
1977年我们到山北联中上学的时景是:这座用石头围起的一米高院墙的学校,除了南边有大片空场地,北边就是一溜砖瓦房和后面的几间茅草屋。瓦房东旁还有一片小菜园和与之相挨的杨树林,白杨树林掩映的小径旁,有一眼用青石板垒起的水井。紧靠学校的东院墙外是山北头村南北走向的大道,在绿树下面的石头墙上有一处小豁口——这便是学校的东门,而校园最南面石头墙上开的一处大豁口这便是学校的南校门了。
1995年作者在上高中时的九间教室门前留影
校内一排九间的砖瓦房为学校的教室,教室后面几棵枣树、小杨树下,种着几垄青椒的地边上,从枣树的虬枝上垂下来的半截钢轨,学生们都知道——那就是等待敲响的上课铃。后排几间苫着一半瓦一半茅草的房子,最东头的那间小屋,是学校老师专门用来烧水、做饭的伙房,中间相通的两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西头几间,就是家远的老师住的宿舍。我们上高中的第二年学校又在伙房东旁,建起了几间老师的宿舍,老师原来的宿舍就被当做学生宿舍了。1979年我们这唯一的一届高中生毕业后,山北联中从此再也没有设立高中课程。到了80年代先后改名叫“山北中学”“庙山二中”的这所初中学校,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
作者杨玉发先生
作者简介:沂波,本名:杨玉发,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整个童年、少年时光沐浴在碧波荡漾的沂河里,长期致力于文学艺术创作。著有长篇小说《追梦人》;中短篇小说《走在麦茬地的尽头》《惊鸟》《银杏树王》《特别会议》《大雁嘎嘎》等;梦幻长诗《水象》;诗剧《孔子师郯子》《沂蒙圣贤》《三赠诗》。发表作品百万余字,并多次获奖。多篇作品被收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和《中国金融报告文学》书系,出版小说集《惊鸟》;报告文学集《撑起生命的绿伞》;诗集《黎明的旋律》《春风醉》、《九月诗选(合集)》、《九月散文合集》。
策划:郑纪永(庙山中学校长)
审核:张启华、宋学词(副校长)
编辑:张新杰(孔明百科网总编)
Copyright © 2020-2024 智圣千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362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