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 严谨 真实 客观
程子像(来自网络)
程子,名本,字子华,春秋末期晋国巩人,今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双楼村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著名思想家,被后人尊称为程子。
程子是晋始祖元武皇帝程伯休父之后。他学识渊博,熟读《坟》《典》《丘》《索》以及故府传记之书。他聚徒著书,博学善辩,名闻诸侯。
程子思想以道家为主,兼以儒家的内容,他由“贵生”而重视养生。即主张运动、疏导;又主张“六欲皆得其宜”,这就有别于道家。“贵生”、“全生”的观点,对稍后的庄周很有启发。程子所著《子华子》一书,对养生有独特的主张。其养生思想观点:一是全生为上,六欲得宜。程子将养生所达到程度,分为“全生”、“亏生”、“死”、“追生”四等。全生是健康长寿之意,因此“全生”是养生的目的,必须做到七情六欲的平衡,如果只有部分平衡就叫“亏生”。“亏生”就不可能达到长寿的目的。所以要求人们注重六欲七情的调养,尤其不要“愁身伤生以忧之”。保持精神愉快,是达到“全生”的首要任务。二是塞流则病,主运主瀹。程本认为正常生理“营卫之行,无失厥常,六腑化谷,津津布扬,故能长久而不敝”。所以,主张以“动”养生,他的疏通气血为养的观点,并举“流水之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来强调说明保持气血流畅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气血的顺畅,脏腑功能的强健,形成良性循环而促进养生。运动可以疏通气血,疏通气血才能到达养正气的作用。他认为“运”、“动”可使生命“长久”,他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专家。生命在于运动,勤动手、动脚、动脑是名人长寿的原因,也同样是普通人长寿的保障。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世纪提出了“生命需要运动”的论点,比较而论,程子“动以养生”观点在公元前6世纪就提出来了,比亚里士多德早三百多年。程子最早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主张以“动”养生,以疏通气血为养的理论,当时就深得孔子的赞美与肯定,誉为天下贤士,使程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程子在研究“河图洛书”方面也闻名诸侯。
纪念孔子和程子郯城相遇的倾盖亭
据史书记载,晋顷公失政,赵简子赵秧(公元前526年—公元前476年)掌权,曾派人拿着钱币去请程本,许他爵位,以执圭之礼请他出仕。当时赵简子杀掉了窦犊和舜华。程本鄙其为人,不肯就职,简子大怒,以兵相胁。程子离晋赴齐,齐景公不能任用,于是设馆于晏氏,称“子华子”。齐相晏婴很赏识程本的贤能,与之长期为友。但程子不善应酬,未能入仕。只有孔子知道程本的贤能,对其高度评价。一日,孔子赴郯国,在城北十里铺遇到程本,“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两人的车盖都倾斜了,谈论礼乐诗歌,难舍难分,一直到桑树影子移动了位置,最后孔子赠送绢帛表示情谊,为离别而悲伤。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与程子临别时,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以送先生。”孔子去郯国时曾登郯国东南三十里之马陵山峰望海,曾到城东北十里安坞穴下之禹王台。后人为纪念孔子来郯,在城北十里铺建“倾盖亭”,称其所登山峰为“孔望山”,峰顶石楼为“望海楼”,列为“古郯八景”。
郯城望海楼
公元前476年赵简子卒,赵襄子立,程本年老归晋。隐居于巩东“石臼泉”(今巩东县米河镇双楼村)不复仕。
程本落叶归根,隐居“石臼泉”教书育人,很多读书人不远千里,拜于程本门下,提疑问,听教诲,一时“石臼泉”成了中原一方圣地。石臼泉:《巩县志》民国记载:“石臼泉在县东南50里处的双楼村南。先贤程子华隐居处。泉底有石,径七八尺,中凹若臼,水涌凹处,深丈余,故籍以名泉。”石臼泉东有溪水,由南向北潺潺流淌,山间松柏苍翠,山抱水绕,曲径通幽,山上有飞禽走兽,河川有肥沃农田。这里山高皇帝远,少有兵患,是风流雅士隐居的好地方。
程家大院(来自网络)
程本的主要作品《子华子》,在程本死后,编离简断,于是弟子门人把残简缀连起来,又写下自己的见闻,共二十四篇,汉代刘向校定,流传至今。程本的道家思想,兼以儒家的内容,不哗众取宠。程本为人实在,不会应酬,直来直往,千百年来,令人感慨。
孔子知道程本的贤能,晏婴与他长久为友。程本的后代人才辈出,为国为民做出很大贡献。至今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双楼村还保留着程家大院。
程家大院(来自网络)
程家大院坐西面东,三面环山,山顶古梅青翠,山下楼房鳞次栉比。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左右,初建于清末民初,系程本后裔宋代理学家程颐第二十九代孙程兴文创建。程家大院规模庞大,建筑规范,是一处靠山筑窑洞,临街盖楼房,两边建厢房的古典建筑,分前院过庭,后院三部分,属晚清建筑风格。五大院落自南向北排列,多为二进式庭院,前院有临街倒座、过庭,后院有南北厢房窑洞。由于创建年代不同,家庭经济条件所限,五个院落也不尽相同。
二零二三年六月二十一日
作者简介:杨玉金,山东沂水人。郯城县人大原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现为郯城县孝文化研究会会长,《郯城文学》顾问,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历史学会郯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山东省作协会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习作散见于省内外诸报刊。出版《郯城古今名人》、文集《沂水春帆》、诗集《躬政园吟稿》。主审《郯城县志》,主编《郯城县地名志》《郯城旅游大观》《郯文化研究》《沂蒙大观》等十余部书。创作电视剧本《老神树的子孙们》《小康人家》、电影文学剧本《山村款爷》。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280余篇,诗词200余首。被《中国文学》杂志授予全国十佳诗人。荣获全国第三届孔子文学奖。二00九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
编辑:孔明百科网 张老师
Copyright © 2020-2024 智圣千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362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