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 严谨 真实 客观
左起:胡恩良、顾伟
五一节日期间,郯城县书协秘书长胡恩良老师、郯城县美协副主席顾伟老师等一行,在孔明百科网总编张新杰的陪同下,专程来新沂博物馆寻访与郯城人有关的几通古碑。
在今年4月中旬,张新杰偶然发现这块立于民国三年五月的《陆军少将钱公景南功德碑》,是由郯城举人孔昭郯撰文,并专程向郯城知名学者乔闪先生等反馈信息。此碑现存于新沂博物馆前,已由玻璃罩保护。
丁常乐先生发现时所拍
据2016年3月10日新沂城市论坛丁常乐先生发文介绍,此碑从原市农行地下出土,由清末新安镇秀才、“钟吾公民”刘宗汉书丹。
左侧有:山左郯城县高等学校校长孔昭郯谨撰
此碑是由参与公车上书的郯城举人、时任“山左郯城县高等学校校长”的孔昭郯为民国陆军少将、临沂人钱景南所撰写的功德碑。据郯城知名学者乔闪先生介绍,山左就是山东的别称。中国古代是坐北朝南方位,因山东省位于太行山左侧,故特称为“山左”。这块碑不但是有关孔昭郯的第一件实物资料,还是郯城教育史中关于“郯城县高等学校”的重要史料实证,也补充了新沂博物馆关于此碑主人公的信息资料。
乔闪先生深夜审稿时,又专门发来孔昭郯及此碑信息相关的其他史料:
孔昭郯,郯城县人,生卒年及具体乡贯、宗谱均不详,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科举人,曾任两浙试用盐大使。此碑立于1914年(民国三年)。至于碑文中的“郯城县高等学校”,当是指当时最高学府——郯城县立师范传习所,孔昭郯应该担任该校校长。据《郯城县志》、《郯城教育志》,1912年(民国元年),在城里文庙内建立“郯城县立师范传习所”1处,首届招收1个班,学生40人,修业期限2年。1913年(民国2年),改名“郯城县立单级师范养成所”,同年又改称“郯城县立小学教员讲习所”。1915年(民国4年),再改为“郯城县立师范讲习所”。1924年(民国13年)停办。1929年复校。1934年(民国23年),又改称“郯城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8年4月停办。
丁常乐先生发现时所拍
据2011年10月18日徐华洲先生,发表在临沂客户端论坛沂蒙人物《临沂名将钱广汉的传奇人生》一文,才知钱景南是一位官声斐然的沂蒙名将,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钱广汉(1882—1946)字景南,民国将领,山东兰山县(今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西磊石村)人。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是吴越王钱鏐三十三世孙。
1882年(清光绪八年)生于官宦之家,其父钱凤鸣,字同轩、清朝总兵,母亲俱封清诰命一品夫人,祖父钱若兴被清廷封为建威将军。钱广汉自幼聪慧,少年体格魁梧、耳大口方(能将拳头放入口中)眼眉拧紧上翘,生就一副虎像,一般人见而生畏,但确是天生练武之才。兄弟四人排行第三,因父亲官居高位,人称“三少爷”,外称“钱三少”。
丁常乐先生发现时所拍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清朝毅军统领姜桂题,屯兵沂州府。钱广汉投姜部当兵,镇压义和团起义。1900年6月(清光绪二十六年),因只身在乱军救出身受重伤的清军统帅姜桂题有功,授少官。1904(清光绪三十年),被派往甘肃武备学堂学军事以备重用。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兵部尚书长庚赴伊利任将军,组建伊利混成协。钱广汉任骑兵管带、后升任骑兵团团长。1912年1月,原伊利混成协协统杨赞绪叛清,杀害伊利将军志锐,公开反清,钱广汉为效忠于清廷,受陕甘总督长庚(原伊利将军)秘密指令,潜伏叛军中任团长兼东进支队前敌总指挥。大军至乌苏古尔图,钱广汉率本部,并联络蔡乐善、王永兴、高贵发、钱广聚等部,在古尔图与清军协统王佩兰会师,并设伏合围叛军,血战10余昼夜,大获全胜,消灭了新疆的部分反清势力,立大功。后清廷封钱广汉哈密协台之职,统领新疆兵部。在职期间,他曾多次带兵镇压地方匪乱,出生入死、血战杀场,曾多次受重伤,(其中副协台钱广聚在激战中阵亡,钱广汉念其战场有功,用白马驮棺送回原籍安葬。)为新疆的安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后任新疆督军杨增新治理新疆打下了基础。
此碑现状
1912年3月,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同年六月接民国政府调令,于新疆巡抚袁大化调离新疆入关。 1913年,调定武军张勋部,任第四路军统领,驻山东兖州。同年7月,参加江苏讨袁徐州之战,镇压第二次革命。8月随张勋率军进驻南京。9月移驻徐州。旋后奉命率军进驻新安镇(今江苏省新沂市政府所在地)清剿匪乱。新安镇(原名:遛马庄)地处苏鲁交界处,是淮河中下游低洼地段,因连年水患,百姓饱受疾苦。土匪遍地,曾有百里无良民之说。早在光绪年间僧格林沁亲王带兵来此剿匪,将此地荡平。后移民成立新镇,取字音为地名(意思是:新安的镇)。
民国时期,土匪又次蜂起,拦路绑架,民不聊生。钱广汉奉命讨伐,到任后采用既安民先剿匪的政策,随遣大军各路剿伐,历经2年清剿,首匪有的被正法、有的被发配、彻底消除匪患,使人民安居乐业。深受群众称赞。同时,民国政府对钱广汉新安镇剿匪的成绩给予认定。1914年5月1日,被民国北京政府授陆军少将。同年10月,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随新安武军移驻安徽。因战功卓著,1921年2月15日授陆军中将。1922年2月27日,特授五勋位,后调将军府任参军,1925年退伍还乡。
钱广汉将军出资始建的钱公祠现状
钱广汉退伍后居住临沂城里,曾多次利用其社会地位和影响配合当地政府协调军阀与地方的关系,使百姓免遭兵戈之苦。据1989年临沂续修县志45页及部分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9月25日,奉军邢士廉、倪占奎、黄凤岐率溃军至此,分住城内外商号民宅,粮草衣装悉派诚户供给。道尹同在籍参军钱广汉、地方财政处长吴林樊、区长韩炜、商会会长蒋鸿相、前地方财政处长石敏婷等托筹安抚,幸免哗变。10月3日,道尹王铭珍出巡,扎委前知事彭一卤摄政事第三营追道尹至营中囚之,索要军饷,士绅钱广汉等留营做质。始释之去,借款六千元予之。1925年10月4日,袁永平率红枪会数百人入城,纵积匪宋东泰、解王志等,招各乡会匪,郑嘉平率匪百余人入城。地方百姓生恐哗变祸及央民,央求钱广汉致电苏军统领白宝山,恳请带兵来助,于10月8日,白宝山派蒋毅率一支队至。钱广汉设宴款待蒋毅、袁永平。席间协商由临沂商会捐款14000大洋做袁北上出发费。袁得款后当日退出。1933年,临沂成立进德会,钱广汉、临沂县长范筑先等,先后被选为第一届、第二届执行委员。1934年,临沂县长范筑先发动修建城南大街(又名青石街)钱广汉积极响应,并捐款五千大洋。
1938年,侵华日军逼近临沂,烧杀抢夺。为保平安,钱广汉携全家外出躲避至城西40里之远的山区涧头村。日军得知消息后,某天刚亮就重兵包围,并架起机枪、大炮等,扬言要钱广汉出村,否则要血洗村庄。为了全村一千余人的生命安全,钱广汉勇于面对,出村与日军对峙,后被带回临沂。曾强迫任临沂伪县长,遭拒绝。后被扣押三月之久。日军考虑其地方影响,不得不放他回家。但此后一直受日军监视,直到日军投降方得自由。
钱王祠报道截图
日军侵占临沂后,对人民财产的掠夺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由于日寇的横征暴敛,强取豪夺,人民生活极度困苦。一年秋天,蝗虫危害,吃光了人民的庄稼。为帮助人民度过灾难,钱广汉开仓赈灾,施舍米粥,受施人群排队一里多长。为此,灾民感激流涕、口呼钱大人是救苦救难的大菩萨。
日寇投降后,钱广汉积极投身于农、工商业。在临沂设商号六处,广置田地三千余亩,在城西满沟屯设有粮仓,成为富甲一方的资本家(当时临沂有句歌谣:郑一家、吴兰家、东门里头老韩家、都不如九湾巷老钱家)。除在城里建几处商铺外,并在西大街建豪宅一处(解放后临沂行政公署就设在那里)。在老家西磊石建钱氏祠堂一座,雕梁画柱,非常壮观(后改为学校)。并亲手在祠堂院内栽银杏树两棵,现枝叶繁茂已被林业部门作古树立档保护。凡乡邻本家有事相求,钱广汉无不尽力相助,所以赢得地方百姓爱戴。
1946年临沂解放,钱广汉因是前朝官僚,且田产颇多,于同年三月接受政府检查,8月国民党第二次反攻之机,即随解放军北上战略转移,途中得病去世,享年64岁。
两位书画家在新沂创作以示纪念
孔明百科网发起的这次寻碑之行,不但为临沂钱氏家族提供了钱广汉将军的珍贵实物信息,也丰富了临沂和新沂两地的文史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次向新沂丁常乐先生、临沂徐华洲先生和郯城乔闪先生致敬。
编辑:孔明百科网 张新杰
Copyright © 2020-2024 智圣千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362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