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 严谨 真实 客观
编者按:当马陵九道湾的康养富锶水成为健康新宠,一个关于生态协同的命题在饮用水专家李复兴教授的启发下渐次清晰——这片被中草药浸润的灵山秀水,究竟如何通过自然元素的交响演绎出独特的康养密码?为此,我们携手郯城县资深中医学者徐建光、吴军,临沂市民间中医协会会长葛常先及副会长徐登国、丁伟、杨振永,古法中医回阳手传承人史一睛女士,济南元德中医文化村宋永生董事长等专家,共同开启对水源地中草药的深度探索。本期聚焦被误解的"生态卫士"——构树,看这株承载着八千年文明记忆的植物,如何以"千年肾宝"之名重塑现代健康认知。
一、生态悖论:被诅咒的"断子绝孙树"
马陵九道湾水源地的乔木群落中,构树(楮桃树)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命运:
生存王者:耐寒耐旱、喜酸耐碱,果实随鸟播撒,在砖缝屋顶皆可扎根,形成"有土即活"的生态奇迹;
人类弃儿:因木质疏松难成材,根系发达侵农田,被冠以"断子绝孙树"的恶名,年年遭砍伐却岁岁重生。
这种矛盾恰是自然智慧与人类认知的错位——当我们在抱怨构树"破坏生态"时,却忽略了它正是水土保持的天然屏障。
二、文明密码:八千年的生存史诗
构树的文明史,是一部被低估的中华生存指南:
衣之源: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用构树皮制作"树皮布",其工艺穿越中南岛屿,直抵中美洲;
纸之祖:东汉蔡伦以构树皮为原料改良造纸术,北宋"交子"成为人类首张纸币的载体;
食之味:三国时期构树花叶果充饥,南宋牧民采叶饲畜,构絮更位列传统野菜"春天三宝";
医之宝:《诗经》《本草纲目》等典籍记载其树皮利尿、叶凉血、种补肾、汁疗癣的多元药效。
这株植物,实则是流淌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活化石"。
三、药食同源:被低估的肾宝传奇
构树的药用价值,在当代被重新发现:
种子:又名肾宝果,中药名楮实子,甘寒补肾,强筋明目,泡酒泡水可缓解腰膝酸软、阳痿水肿,堪称天然"六味地黄丸";
树皮:甘平祛湿,治疗水肿筋骨痛,其纤维更是造纸缆绳的优质原料;
树叶:甘凉清热,对鼻衄肠炎有奇效,蛋白含量达20%,是优质畜禽饲料;
构絮:春季雄花序蒸食凉拌,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保健功能;
树汁:具有消肿解毒、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以及股癣、体癣、头癣等皮肤病。
现代研究证实,构树提取物含多糖、黄酮、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炎、增强免疫等作用,其综合价值远超单一经济林木。
四、生态启示:从"除之而后快"到"共生之道"
构树的生存哲学,暗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
根系网络:深达3米的垂直根系与水平侧根交织,形成高效水土保持系统;
繁殖策略:鸟播与根萌双重机制,确保物种在极端环境中的延续;
生态定位:在石漠化、荒漠化地区,构树是唯一能快速成林的先锋物种。
在马陵九道湾水源地,构树与富锶水形成奇妙共生:其根系固土保水,减少泥沙入渗,维持水体清洁;而富锶水又为构树提供矿物质滋养,促进其药用成分合成。这种"植物-土壤-水体"的三元互动,正是自然康养系统的核心密码。
五、文化反思:被遗忘的野果记忆
当构树果的甜香在童年记忆中渐行渐远,我们是否失去了某种生命力量?
体质之辩:父辈祖辈田间采食野果野菜,体质强健;今人困守大棚蔬果,过敏率攀升,生育能力下降;
教育之失:孩子们能辨识进口水果,却不知身边构树可食可药;
生态之痛:对构树的"斩草除根",实则是切断了一条回归自然的健康路径。
或许,重新认识构树,就是重新找回与土地对话的能力。
从《诗经》里的"楮叶有践",到当代实验室的活性成分分析;从被诅咒的"害树",到生态治理的"先锋",构树的命运转折启示我们:自然界的每一株草木,都是写满生存智慧的生态教科书。在马陵九道湾水厂,当富锶水流淌过构树等植被的根系,我们饮下的不仅是矿物质,更是一杯承载着八千年文明基因的生命之水。
2025年8月13日
编者简介:张新杰,1973年出生于山东郯城,孔明百科网总编、江苏省第四届优秀职业经理人、郯城马陵九道湾山泉水项目发起人、郯城县马陵山陨石文化挖掘者、国内喝水改善脱发第一人。
宋永生董事长(中)和葛洪第48世孙葛明海先生来访
Copyright © 2020-2025 智圣千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362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