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 严谨 真实 客观
村子的最北面,靠近河堰的地方,是一片坟地,那是先人的栖息地,也是我儿时记忆最深刻,至今还记忆犹新的地方,更是我一生都魂牵梦萦的乐园。在那里,在古树虬枝的斑驳树影里,在成片的杏树丛中,我与同龄伙伴们一起玩耍着、嬉戏着、疯狂着、成长着,度过了快乐而又短暂的童年,但是现在想来,那却又是一生中最长远的一段岁月,哪像今天,就像真有上帝在拿着鞭子赶时间一样的,一切都转瞬即逝。但现在我们的先人腾挪了地方,儿时的杏林也随着我们的青春的流逝而只能存在于记忆里,随风渐行渐远,寥廓而苍茫。
小时最为高兴的事情就是到杏林中玩耍。现在想来,那片树林也许应该是各家的林地吧,因为树的品种不同、形态各异。也许应该是附近的每家都有几棵树的那种,但是后来因为交公才成为生产队里的树林。也许是林下埋着我们的先人们的原因,竟然小时候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意思,相反的,童年的我就喜欢到林地里放驴、牧羊、割草、拾柴。我们小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在我们那时,是不存在单纯的玩这个概念的,即使很小,想单纯与邻里小孩子一起玩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那时的大人们太忙了,几乎真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见的最多是附近的叔叔婶婶、爷爷奶奶们聚到谁家,说说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就散伙回家了。现在还能想起邻居大叔忙麦收的情况:他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时,婶子正在做饭,而他又饿又渴,就坐在堂屋门的门槛上,自己剥了鸡蛋先垫垫空空的肚腹。结果是把鸡蛋壳放到嘴里,而把鸡蛋扔到了地上就依着门框睡着了。
现在的那片林子是没有的了,只有几棵残树还在坚守着暮年的最后凄凉。这片杏林可能因为是各家各户的缘故,所以品种数不胜数,各种口味都有,现在想来简直就是带给我天堂般的感觉。真难以想像,现在它们竟然只能存在于我的记忆里。
我最喜欢的是当时被我们称之为大白杏的一个品种。儿时的记忆里,我们那时吃杏几乎从没从树上摘过,虽然从会走路就会爬树。而是等它自然熟透、掉落。它即使熟透后蒂落了,也是不离核的。底面是雪白雪白的外皮,上面也是雪白的外皮,但是有一些红晕或者有一些红色的点点。揭掉皮或者带皮放到嘴里一咬,汁水就溢了出来,满口的甜蜜。现在想来,那种甜好像不是人间存在的东西,甜得浑身每个毛孔都丝丝缕缕,由外到内只有一个“爽”字。最后剩下的就只有杏核与它上面粘着的细丝,这是儿时最甜最好吃记忆犹新的杏了。
存在记忆中的还有一种是离核的。两只手一用力就可以把它掰成两半,核肉分离,特别是核干净利索得好像从来就没有杏肉一样的。它有点酸的感觉,甜度也是不够的。
还有一种是我们称之为“八字杏”的。这个“八字”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如何写,但对它的感觉还在。之所以记得它,不是因为它的肉质如何美,而是它的核是所有品种中唯一可以打开硬壳后可以吃核的一个品种。它的核清香甜脆,十分爽口,比现在经过处理吃的杏仁要强不知多少了。
还有一种杏之所以能记住不是因为它好吃,而是它时机把握的好。当别的杏在杏树上放出香味的时候,它还是保持着自己的清涩和冷漠。但当别的杏树最后一棵杏都挂不住掉落时,它就崭露峥嵘,真的是“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冲天香阵透长安”了。因为不成熟时的苦涩加上成熟时的时机的把握和甜香味的诱人,使它成为最后的疯狂和迷惑。由一个不起眼,甚至是被人们看不起的小不点成为迷人的黑马。随着它的成熟,食杏季也就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下一个的轮回。
至于其它品种的杏树和杏的样子还在脑海里它们原来的位置。真希望时光能够倒流,重见儿时的杏林,或者随着科技的发达,把我们脑海中的杏林拷贝下来,让美景不断充实我们疲累之后的精神家园。(2019年6月5日)
注:此文于2019年在《临沂日报》发表。
作者简介:刘希鹏,1972年3月出生于庙山镇立朝村,1994年7月山东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一直在郯城县广播电视台工作至今。
作者后记:当时与新杰谈论童年的美好,随感而写,率性而为,没有格式和讲究,让诸位见笑了。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曾经”、“失去”的情结,于是才会发出,失去的才是美好的。其实“失去后,才知道拥有的可贵。只能等到太阳下山了,才想起夕阳的余晖。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失去美好,就像春蚕吐丝之后的憔悴。”我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随着秒针的嘀哒嘀哒声,就一步步地走向坟墓。所以,我们追求的既不是因,也不是果,而是从因到果,或者从果到因的过往。无论得失,无论贫穷富贵,都只是一个过程。留不住的过往,等不起的明天。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
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红尘暮霭、似水流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光的脚步匆匆如也,时间一年年在前进,风俗周而复始在重演, 2019年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天朗气清、风光无限的精美画卷,2019我们携无限风华,踏键而行,每一步都有美妙音符相伴,在惊鸿一瞬间,都会让夏花永远绚烂!山脊河畔百花艳,城里乡村万处芳。青春无悔驻永颜,爱随一生自在年!
龙山风文学社简介:“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龙山风文学社成立于2018年末, 由一群具有家乡情怀的郯城蛟龙山、沂河两岸附近学子发起成立。旨在进一步激发龙山儿女文学创作热情,提高个人文学素养和龙山文化内涵。文学社成员有退休干部、公务员、教师、律师、书画家,也有农民、下岗工人、漂泊在外的游子等等。他们不是专业的文字工作者,很多人也都是结识于微信,至今仍有未谋面者。作为龙山儿女,怀抱一颗热爱家乡的赤诚之心,用手中的笔,记住乡愁,留住乡韵,也让几千年来深藏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家风祖训、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得到传承。
采稿:孔明百科网 编辑:张新杰 杨俊飞
Copyright © 2020-2024 智圣千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362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