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 严谨 真实 客观
90年代的山北中学校门
随着大跃进的风起云涌,很多学校应运而生。立朝村红专学校是众多学校中的一朵奇葩。
它坐落在风光秀丽的立朝村徐圩子南边的尼姑庙里,当时只有一个班。庙山公社党委委员、立朝大队书记刘善祥,把南堤下大坟子边的一块土地拨给学校耕种。第二年(1959),学校又招收了一个班的新生,我就是这个班的学生,还任生活劳动委员,班主任是李凤祥老师。教室不够用,就在杨圩子南边的耶稣教堂里,没有桌椅,我们就坐在教徒们听经时坐的长长的矮凳上,做作业时手腿并用,膝盖就成了课桌。我们住在生产队里的一个空房子里,吃饭就在他们的集体食堂里和社员一起,吃的都是煮地瓜。
这一年的秋天,上一届的那个班级全部调到县机械厂做了工人。第二年(1960)学校又招了两个班的新生,一个班放在大埠分校。大埠岭上也有学校的生产地,由学校统一安排我们去劳动。两个学校挤在一起,屋里放上干草,把行李放在上面,学习时坐在干草上,膝盖自然就成了“写字台”。晚上睡觉时,就把行李打开,省时又方便。当时还有女生宿舍,也或你不会相信,但这是事实,这就是那个特殊年代特有的现象。
这一年,我们班调走了三批同学,第一批调走四人去了养蜂场,第二次调走了十五个同学去了县水利局,第三次调走四人去生产大队当了会计。学校又新来了两个老师,一个叫李西元,一个因水平差被学生轰走了!当时短缺教师,学校派我和一个学习好的女同学去大埠分校临时代课,每月给6元钱和18斤地瓜干的伙食补贴。后来李西元老师来接替那个同学回去担任了学校的会计。我的工作更加繁重,学校地里的地瓜该翻秧了,又该家访了,一条条记在工作簿上,家访时没有自行车,靠两条腿行走在马站东乡的土道上。随着秋收的到来,公社要我们去支农,只好停课带着学生们到生产队帮助起地瓜。
风云变幻,后来按公社党委指示取消了大埠分校,学生都集中到立朝校区。我们班因为人少被挤到过道西头的两间南屋里,我又从老师变成了学生!
2002年左右山北中学西面的庙山
我们课间或饭后漫步在沂河堤下的桃林杏荫之中,望着那潺潺流动的河水,顿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接着学校在我们班抽出我和王之才、杨玉镜三个人,以及下一届的杨仕栋、乔守荣共五人组成了农田实验小组,管理生产地里的蔬菜。除了半天的学习外几乎天天泡在地里。到收获之时,就在地里用高粱秸秆搭个小窝棚住在里边。
我们勤工俭学、自力更生,赢得了上级的重视,省教育厅专门派两个人来学校了解情况。领导们抽查了学生们的作业,看到了学校实现了三自给的成果(教师工资、学生书籍费和学杂费),他们很满意。并对李风祥老师大加赞赏说:生产劳动是这样的繁重,学生的的学习成绩还这么优秀!是李老师教导有方。最后要求李凤祥老师整理一份报告,他们带回去向全省推广。
2019年83岁的李凤祥老师
我们种植的地瓜和大白菜由公社统一安排,平价计划卖给公社教师们以补主粮的不足。由于生姜的种植给学校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但实现了“三自给”,还出资买下了山北头村已下马的县属白灰厂。里面有一排砖瓦结构的27间房屋(实际是24间,因为东头3间做了山北大队的办公室),学校便迁往山北。我们对新校作了全面的大清除,只有西头屋里的一个大碾盘无法挪动,学校在这里做了食堂,成了我们的大餐桌。
这里为后来发展成为的山北联中、庙山二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石。这是我们59级和60级的同学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是师生们汗水凝聚的结晶!更是我学生时代美好的记忆。
2022年83岁的孙忠湘老先生
作者简介:
孙忠湘,网名长白春晓,吉林诗学会会员。1939年生于山东省郯城县庙山镇山南头村,1962年中学毕业后到吉林“闯关东”。文革中自修了东北师大中文系的课程。因酷爱诗词文学,被挨过批斗,进过“黑帮”学习班,致使早期诗词、散文和小说留存不多。后来陆续创作了《南楼杂文集》《学院春秋》《南楼诗词》《逆流悲歌》等。作品多次发表在桦甸市文联主办的《白桦林》。他早年因家庭成份逃离家乡,受尽苦难后在吉林桦甸落地生根,并成为当地有名的文学爱好者。他尽管“童年在故乡蒙上了一层暗黄色的斑锈,但人们还是深情地怀念着她”。2020年《龙山风文学社》发表他2016年回乡时写的散文《故乡的河》,深为家乡人关注,并一直联系不断。
策划:郑纪永(庙山中学校长)
审核:张启华、宋学词(副校长)
编辑:张新杰(孔明百科网总编)
Copyright © 2020-2024 智圣千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362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