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 严谨 真实 客观
作为马陵九道湾水源地中草药系列第九篇特辑,本文聚焦这片生态秘境中自然生长的野生枸杞子——这被历代医家盛赞为“补肾填精”的养生圣品。随着对传统本草认知的深化,笔者愈发痛心于现代人对自然馈赠的疏离与对化学保健品的过度依赖。遍访各地中医名家后,更深刻体会到当下养生文化的两大误区:一面是“朋克养生”的悖论式狂欢,一面是传统智慧被误读甚至遗忘的困境。
“吃最贵的枸杞,熬最长的夜”——这句自嘲式的网络流行语,恰恰折射出枸杞在当代养生图谱中的独特地位:它既是药食同源的养生密码,又是文化符号的具象载体。在马陵九道湾水源地这片山水交融的生态宝地,野生枸杞与山、水、林、草等自然元素共生共荣,构建起独具地域特色的生态康养体系,其精华更悄然融入山泉水中,形成“药食同源,水养共生”的天然奥秘。
从植物学溯源,枸杞子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兼具“药食同源”的双重属性:既是营养密度极高的保健型蔬菜,又是中医典籍中的名贵药材。其性味甘平,归肝、肾二经,核心功效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临床常用于治疗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及目昏不明等症,被誉为“平补阴阳”的养生佳品。
《本草纲目》载:“枸杞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现代药理学研究更证实其多重活性:可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血糖及促进造血功能,临床应用广泛。但需注意:外邪实热、脾虚湿盛及泄泻者忌服,凸显“辨证施养”的中医精髓。
枸杞非“神药”,却堪称“日常养生优选”。其营养密度高、食用门槛低,适合大众长期食用。科学食用方式尤为关键:干嚼胜于泡水——因枸杞多糖、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脂溶性营养素不易溶于水,泡水仅得“皮毛之效”,干嚼则可完整吸收营养精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期刊研究显示,干吃枸杞的多糖保留率显著高于泡水方式。这种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尤其适合熬夜族、用眼过度者及女性群体。
对于偏好泡水者,临沂市民间中医协会葛常先会长特别提醒:忌用开水直接冲泡,高温会破坏维生素C、玉米黄质等热敏性成分。
正确方法为:先用温水或凉水轻洗枸杞,再用80℃左右热水冲泡,既能保留营养,又可激发香气。搭配红枣、黑芝麻同食,更可增强补血抗疲劳之效,形成“药食协同”的养生组合。
从马陵九道湾水源地的野生枸杞到现代人的养生日常,这颗“红色小果”始终承载着“天人合一”的智慧。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养生,不在昂贵补品,而在顺应自然、科学食用。让每一粒枸杞都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自然与健康的桥梁。
2025年9月12日
编者简介:张新杰,山东郯城人,孔明百科网总编、江苏省第四届优秀职业经理人、郯城马陵九道湾山泉水项目发起人、郯城县马陵山陨石文化挖掘者、国内喝水改善脱发第一人。
Copyright © 2020-2025 智圣千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36221号-1